温和醇厚杜、善、旗
来源:福建东南拍卖    发布时间: 2014-05-16 09:15     次浏览
 
最爱杜、善、旗


   笔者认识的很多寿山石的老藏家都对某个石种有特别的偏爱,尤其“杜、善、旗”,是经常挂在他们嘴边的品类。“杜、善、旗”,即寿山石中的杜陵、善伯和旗 降。三者都属山坑名品,均以石性稳定、质地坚实、色彩、光泽经久不变而著称。尤其杜陵号称山坑之首,独特的质感冠绝寿山。石质上而言,杜陵石的石质微坚, 刀过处,石屑起卷,两石相击声若金属铿锵如玉,打磨抛光后光水极好,几有玻璃之光感,都是与它石迥异之处。行谚有云:“杜陵坑,砂成山,有水色,人人 贪”,即说明了其开采解石之不易,又道出了杜陵石质色之出众。

  与杜陵相比,善伯洞石色彩温和内敛,老性善伯洞石中有金砂点,有的石中 有粉白色的色斑,俗称“花生糕”,纯净者不易得。老性善伯洞石的质地坚而绵密,所以雕刻凿坯时比较吃力,近年新开采得善伯洞石质地略输老善伯,被称为新性 善伯或善伯尾。也只有老善伯坚实、致密又略带“韧性“的石性深得老藏家的青睐。

  若比较色彩和石质,“杜、善、旗”中杜陵质色首屈一 指,善伯偶有美艳通透者,旗降多不透明,却以石质老结“韧性”最强而闻名,以之雕凿打坯最是考校艺人功夫。旗降石色彩丰富,变幻莫测,如“金裹银”、“银 裹金”等,黄者似秋葵蜜蜡,白者凝脂如玉,又有“彩虹旗降”等神品,是巧色雕刻绝佳之材。

  历史上“杜、善、旗”都曾名噪一时,佳者质与价均“不输田石”,而今开采殆尽,又多流散于世,其中神品几成绝响,可解个中三昧之人日渐稀零,令钟情于斯者无不叹息弥襟。

 

 

 

图解《寿山印石小志·杜陵坑》


   杜陵坑又名都灵坑,都成坑,都丞坑。《寿山印石小志》称其“为山坑之冠,田石几不能专美。”这被奉为山坑之冠的杜陵坑石,究竟有什么特别之处呢?《小 志》记,此石“明末清初发现。道光后开采渐多。石产于坑洞,半透明而有异光,闪烁夺目。色黄或稍暗如赭者,名黄杜陵。淡如洋参者,俗号洋参黄。纯红及浓如 橘皮者,名红杜陵。白非纯白,略带蜜黄者,名白杜陵。兰似天兰冻而带暗绿者,名兰杜陵、绿杜陵。黄红纯者甚鲜,辄相杂成章,其质温润幽雅,皆美妙可爱,其 通灵瑰丽处,虽玛瑙、珊瑚不让。”

 

 

 

 

 


   这一段详记了杜陵坑温润优雅、通灵瑰丽的质地和五彩缤纷的色彩。如今传世的杜陵坑石,惟蓝、绿少见,其余红黄白灰等俱多。石质坚结致密,故光泽亦胜于其 他山坑诸石。然而杜陵之美却还不止于此。《小志》中说,杜陵坑“偶有红格裂痕者,迫似田石,掘于土者,亦有萝卜纹,故石工恒以赝下坂田,虽久于玩石者,几 不能辨。然其纹曲而细,非若田黄之纹直而绵密;且晶莹晃朗,与田石不同;其性坚脆,刀过处,石屑卷起,亦与田石之韧性有别。”这里的“掘于土者”指的是掘 性杜陵坑,即从矿体上崩落埋于土中者,为独立石块,其质色与田黄极其相似,以其冒充田黄者颇众,而杜陵之美,由此亦可见一斑。

  此外, 杜陵坑还有水流纹、金沙地、花生糕等特质,即《小志》中所记“杜陵坑中,又有一两处透明若玻璃者,俗名鼻涕,宛如古玉之鼻涕青。紫点似散沙;白点似杵碎之 花生;水痕现青紫色,其黄红相间者或有红点,则皆为田石所无。”这些均为杜陵坑特有的标志,若分布得当,亦为美质。

  杜陵坑开采历史上 有三个著名矿洞,为琪源洞、坤银洞与元和洞。因元和洞开采较晚,故《小志》中只记载了琪源洞和坤银洞。《小志》记:“琪源洞,又名锦源洞,早已出石,至石 工黄琪源开采后闻名。所出纯黄而通灵者甚佳,晶莹可称妙品,仅次田黄,俗呼琪源洞杜陵,可为杜陵坑之冠。此洞之石,色多杂蓝、灰、暗红,而质皆温润可爱, 玛瑙不如也。一九四六年所出较多,今琪源已去世,而洞亦不复出石,则更为珍贵矣。”坤银洞在琪源洞顶,为石农张坤银所开新坑。“质稍坚,各色俱有,白带录 灰味或牙黄味如玉者甚佳,亦有黄红灰透澈如玛瑙者。虽纯者较少,亦皆可爱。外有白色不透明薄皮,中多条状色纹,石工称为牙痕。”

 

 

 

 

 

图解《寿山印石小志·善伯洞》


   善伯洞位于杜陵坑之北,二者之间还有尼姑寮、蛇匏等杜陵同系矿脉。关于善伯洞,一直有一个悲惨的传说。《小志》中也记载了这件事:“清咸同间,有石工善 伯者,采石于此洞,洞陷,身没其中,于是乡人相戎弗敢往,此后八十年,寿山之佳石殆罄,遂稍稍有问津者,因名其石曰善伯洞,俗又呼仙八洞。”

   善伯洞质地晶莹脂润,蜡型较强,外观有些近似内蒙巴林石,半透明或微透明。《小志》记:善伯洞“所出之石,质结如尼姑楼、迷翠寮,盖亦杜陵坑之余脉也。 色极多,红如桃花,黄如蜜蜡,灰如秋梨,白如水晶,赤如鸡冠,紫如茄皮,种种具备。内隐粉白块,似花生糕。红紫点似丹砂,间多金银砂,闪烁其光。其明翠温 纯者,则直入杜陵坑之堂奥。其次者诸色相间,虽砂丁错之,皆新巧妙绝。”

  这里说善伯是杜陵余脉,实际上,善伯与杜陵矿洞虽近,又都有 稳定、坚结的有点,但外观上还是颇为不同的。简单来说,杜陵“清”,即色彩清明,透明度更高;而善伯“润”,色彩柔和,透明度逊于杜陵,却更有妩媚韵致。 杜陵和善伯都有金砂地与花生糕,但杜陵常见水流纹,善伯则罕见。

  善伯有老性和新性之分,清代也就是传说中善伯开采的时代,因开采规模小,故传世极少。及至上世纪七十至八十年代间,重新大力开采,出产了一批上乘的石头,质色均为上佳,且有“金沙地”特征,称之为老性善伯洞石,其后所产为新性善伯洞石。

  另外还有一种“脱蛋善伯洞石”,为卵状矿脉或夹在围岩中,或散落在矿洞的附近。色泽有“银裹金”或“金裹银”等,其外层石的透明度较强,往往能透出内层的蛋黄之色,所以石农称之为脱蛋善伯洞石。脱蛋善伯块度一般不大,但特别脂润细腻,为上品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图解《寿山印石小志·旗降石》


   以今日的石种划分法来计,寿山石分为3大矿系:高山矿系、月洋矿系以及旗山矿系。高山矿系品种最丰,包括田坑、水坑、杜陵、善伯以及高山石等诸多品种。 月洋矿系以芙蓉石为首,涵盖同矿系诸多石种。而旗山矿系品种亦虽不少,然多粗石,惟旗降石一枝独秀,可与高山、月洋鼎足为三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
  《寿山印石小志》记:“旗降,又名奇艮,奇岗。产旗降山。色多黄、红、白。质虽坚而易攻,受刀特良。石中多不透明,而富光泽。佳者稍经磨砺,即光彩焕发,且表里如一。久不变色,品格贵于高山。”

  旗降石虽不通明,却坚结华滋、沉稳润泽,极为悦目。而“质虽坚而易攻,受刀特良”尤其为篆刻家所重,为寿山石中最宜治印的石头。而它稳定的质地,令人不必担心干燥、绺裂等问题,也是旗降石倍受珍爱的原因之一。

   旗降石颜色虽不丰富,却也罕见纯色者。《小志》记:“惟色纯者少,多红白、黄白或红黄白诸色相同,其白皮黄心者亦称银包金。其掘于土者,异于岩产,白似 高山冻,黄似田黄,亦外浓内淡,温润可爱,然皆有白点以别之。至半透明结冻者,其坚洁华滋,在杜陵之上。旗降近无出产,更见罕贵。”金裹银、银裹金几乎已 成旗降最鲜明的特征,黄白色层分明,特别适合做巧雕摆件。

  此外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一种名为“彩虹旗降”的石种,因1989年才开采出来,故《小志》中并无记载。此石在白或淡黄的底色上环绕着浓黄与红色条纹,胜似彩虹绕穹,瑰丽无比。但产量仅十余公斤,故而极其珍贵。

 

 

【图、文版权所有,禁止任何机构和个人对文字、图片进行裁切或修改,转载请标明主创团队——福建东南拍卖】

相关阅读:
福建东南2014春季艺术品拍卖会
拍卖时间:5月24日~25日 13:30
拍卖地点:福州香格里拉大酒店三层——福州厅
预展时间:5月21日~23日(9:30~19:00)
预展地点:福建省民间艺术馆——展览厅
拍卖通讯:http://tx.fjdnpm.com
拍卖图录:http://tl.fjdnpm.com
拍卖预展:http://yz.fjdnpm.com
咨询服务专线:(86)0591-8831 8356 / 153 9248 8083
更多春拍资讯,请关注寿山石文化网微信平台:

 

相关新闻
热门新闻
新闻搜索

地址: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雅道巷32号东南艺术中心2F

传真:+86-591-8831 8356

微信:fjdnpmwx

邮箱:admin@fjdnpm.com

东南拍卖微信号

艺术东南小程序

Copyright © 2010-2023,www.fjdnpm.com,All rights reserved

版权所有 © 福建东南拍卖有限公司

闽ICP备12005744号

闽公网安备 35010202000256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