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化境”当代漆艺名家作品展9月28日开展
来源:    发布时间: 2016-09-27 10:35     次浏览
  8000年历史的古老漆艺正遭遇着全球化时代的多元当代艺术。错位恰恰提供了富于活力的艺术成长空间,漆材质的优越性应运而出,正初露其不尽的内涵。在世纪之交,在“后现代”艺术淡出历史的时刻,在当代艺术的黄昏中,中国却迎来的漆艺术的复苏、成长与初步的收成。
 
钟声 《聚茗》(局部)
 
  在最适宜漆树生长、也最早使用大漆的中国,宽广时代挟裹着深厚文脉的宿命式新生,漆艺的力量与丰富展现了东方艺术精神的当代价值与艺术观念:涵融性、开放性、多维时间性的艺术潜能。
 
谢震《芝仙-香熏》(局部)
 
  漆材质的“生命涵融性”源于其超强的跨材质亲和品性。漆液是盛产于东南亚(主要是中国)的一种绿色、温润、有生命感的珍贵固化物质。“百里千刀一斤漆”还需“百日工千层漆”,从生长、采集、成物,有复杂的程序与漫长的沉淀,包含了长时间创作的生命投注。张颂仁曾经概括出“幽、贵、浑、宝”四个品性。漆有内敛深透的珠玉气象,既可独立为主角,更可与不种材质相共事。漆艺的“千文万华”正是其融涵万物的东方式雍容气度的展现。不同于当代艺术是区分的、排斥的,她是建设的、增华的。
 
  漆质地与美感的融粘性决定了漆艺的“有机开放性”。漆的创作技艺从最简约的素髹到后现代的并置,具有无穷的跨语言挖掘可能;其作品形态从器物、绘画、观念、装置都可以呈现;其观念内涵从保守到前卫,从实用、省思到反叛都可以跨越。漆艺可在单一与多样之间、实有与虚无之间、传统与当下之间、外来与本土之间建立亲和的开放性。不同于当代艺术的无机杂乱,她是有机开放。
 
许剑武 《问·道》
 
  漆艺术展现了东方式的“多维时间性”,在一种“后艺术”时代充分展示了其对于欧美线性发展时间的超越。她在时间中自然地生长、养成、凝结、延续,是一种生命回转的存在方式,既慢慢生成又缓缓变化。不象存在主义,在时间迁移中焦虑、恐惧而转向虚无。漆艺创作,需要在独特的气候条件下经历长时间的自然干固过程;漆艺成品,需要时间慢慢展开其光泽;漆艺留存,将在未来逐渐获得时间包浆。这种美包涵了多维的时间叠加,植物的时间、漆的时间、人身体与精神的时间、文化的时间、以至时间本身,都在重叠交织中生长,在有限中指向无限。东方人可以在时间中自足,而漆艺则是这种诗意生命的可感载体,沉浸于现代化工业赶超的氛围是不容易体会的。
 
冯晓娜《栖息》(局部) 
 
  东方漆艺的自足、丰富、雍容与深沉,由材质与观念共同构就。漆高贵的唯一性在于其具有近于完满的“漆德”,是天地大美的结晶。我愿意这样赞颂她:“漆,以木本生,尽其精水为用,受火炙成剂,制器几与金石坚久,其德是恒。”只有在东方文明摆脱现代以来的自卑与落后,重新走回现代世界中心的时代,其兼具木水火金石五种物质德性的高贵性,才可能获得文化自觉与自信。在科技繁荣的后工业时代,漆艺可以贡献其具有未来精神指向的东方艺术方式,以生长、兼融的方式呈现有限时间与生命的无限价值。
 
沈克龙 《遗音》
 
  漆艺这一早成而晚熟的艺术,应和着中华文明的某种宿命。有学者说中国是一个同时具有前现代、现代、后现代文明特征的特殊国度;也有学者说中国是一个未完成现代转型的混杂过渡社会。也有人可以由此对应说,漆艺是一个古典、现代、后现代艺术重叠杂揉的门类。这些说法表明,我们目前还是无法摆脱文化上的“西方中心主义”幽灵,全球化语境也不可避免要以西方为参照,但不代表需要彻底认同。
 
陈勤立 《剔犀蒜头瓶》(局部)
 
  漆艺恰恰提供的是西方之外的审美与文化价值,关乎一种全然不同的生命与精神安顿方式,其自身具有相对自足完满的特性。在文化越是开阔与深厚的时代,才更能彰显其丰富意涵及其不可取代性。这个时代恰逢其时,只是未被充分推介。
 
梁远《无题》 
 
  经过两三代艺人的努力,有了“从河姆渡走来、湖北国际漆艺三年展、全国漆画展、福州国际漆艺双年展”以及全国美展等重要力量的推动与检阅,漆艺术的新浪潮隐隐呈现,并沉淀、收获了一批代表性艺术家。略为遗憾的是,这些优秀的艺术新成果还来不及为社会更广泛的人群所认知,其文化精髓与艺术魅力也缺少更细致深入的社会推介,他们的价值远远没有得到充分的领会。“化境”漆艺名家作品展希望以一种别致的方式,为当代漆艺优秀成果的建设一个持续而稳定的推介平台。
 
李伦 《蟠云》
 
  漆艺高贵而丰繁的审美价值可以通过一批名家名作的精心拣选,透过他们多年探索、沉淀的成果来呈现。这些成果如同漆艺美感一样,连接过去并指向未来、接续传统又向当代开放、时间中凝结又在时间中延展,从中可以一窥东方艺术慧眼在当代的某种精神缩影。此次我们有幸征集到了16位深耕当代漆艺的代表性艺术家的作品,有老中青三代,涵盖了平面到立体、器物到观念,可以看到古今中外各种艺术要素在漆艺中相遇、融汇与升华的深度与广度。
 
郑磊 《破坏与重构》局部
 
  郑益坤、王和举、吴守端、詹蜀安、郑修钤、陈立德都是功成名就的老一辈艺术家,他们借力于学院教育的综合素养,融汇传统工艺、古典文人、民间民俗、西方艺术等多元文脉,成功挖掘、转化为漆绘画的成熟语汇,为漆艺的表现力建立了学术性高度。
 
詹蜀安《微风轻轻吹过》
 
  中年一代的梁远、郑磊、陈勤立、李伦、沈克龙、谢震则从各自的立场出发,在前辈建立的高度上展开漆艺更细致深入的方向性探索,皆卓然成家。梁远是富于沉思冥想气质的“手艺人”,从漆画移向对器物的开掘,打通了民间与文人、传统与当代的文化界域,作品的造型与质地内含着一种发散性的神秘力量。郑磊具有从废墟中建宝塔的能力,历史日常碎片的遗留在他手中得以重建其造型,并超越其功能而有丰富的精神指向。陈勤立带着高超绘画素养把当代“云雕”推到了一个新高度。李伦创造了一种带着闽越文化的迷濛、旺盛、自在而神秘的当代漆画新语言,图式充溢着灵动的想象力。沈克龙成功探索出了以古典精神呈现当代艺术的漆艺抽象表现语言,通过漆语言内在建设打通了东西方的艺术界限。谢震在当代与古典之间游走,能够出奇不意在传统物象与当代表达之间找到灵光一闪的遇合。
 
陈立德 《闽南红砖老厝》
 
  新一代的漆艺家有着很好的艺术品味与全面的文化素养,他们进一步拓展了漆艺的领地,并重新与日常生活建立了密切而内在精神联络,通过鲜明独到的个人风格在漆艺界建立了学术声誉。钟声对于大漆有着独到的体验,善于挖掘大漆亲和、高贵的潜能,化腐朽为神奇,寻常器物被赋予咀嚼不尽的非凡品格。郭小一、冯晓娜是新一代杰出的女性漆艺家,精于造器,她们带着女性特有的温润和细腻,在大漆世界中开拓了另一种气象格局不凡的艺术境界,令人惊奇的是丝毫不带着小女人的局促。郭小一长于从具象从提纯为抽象,富有视觉的想象力,具有一种诗意、感性、明亮而不乏硬朗的大气。冯晓娜则善于在具体物象中提炼一种纯净的张力,在多种质感与物形之间的强烈对立中寻找一种单纯与温暖,可以毫无阻拦印入人心。许剑武则孜孜于汉唐古典精神的漆画转换,在朴素、典雅、悠远、苍凉中深掘漆语言的厚度,令人难忘。
 
郭小一 《翀•华想》系列
 
  这一批漆艺术家能够取得成就,具有共同的特点:他们都在学院训练、漆艺传承、艺术探索三个方面做了大量、长期、有效的自我建设,具有面对艺术史的眼界与勇气。毫无疑问,他们为重建当代漆艺的尊严已经做了出色的贡献,他们应当得到持续的关注与推介。
 
1. 张颂仁《漆的艺事与漆品》,《大漆世界2010湖北国际漆艺三年展》页11,湖北美术出版社2011
2.徐东树、黄小我《漆艺》页164,海风出版社2012
3.相关讨论在《“涉事——沈克龙艺术展”研讨会摘录》中有许多碰撞与展开。徐天进主编《涉事——沈克龙大漆作品》人民美术出版社2013,页197-199。
 
“化境 ”
2016当代漆艺名家作品展
 
主办 | SPONSORS: 福建东南拍卖、艺术东南
协办 | CO-SPONSOR:  福建省漆画艺术馆  
 
策展人: 徐东树 
Curator: Xu dongshu
艺术顾问: 沈克龙 
Curator: Shen kelong
艺术家(按照年龄排序):郑益坤、王和举、吴守端、詹蜀安、郑修钤、陈立德、梁远、郑磊、陈勤立、李伦、沈克龙、谢震、钟声、郭小一、许剑武、冯晓娜
 
开幕时间 / Opening:2016.9.28 星期三 15:00
展览时间 / Exhibition: 2016.9.28-10.29
展览地点 / Venue: 福州三坊七巷文儒坊16号福建省漆画艺术馆
相关新闻
热门新闻
新闻搜索

地址: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雅道巷32号东南艺术中心2F

传真:+86-591-8831 8356

微信:fjdnpmwx

邮箱:admin@fjdnpm.com

东南拍卖微信号

艺术东南小程序

Copyright © 2010-2023,www.fjdnpm.com,All rights reserved

版权所有 © 福建东南拍卖有限公司

闽ICP备12005744号

闽公网安备 35010202000256号